Sprout in Motion WhatsApp

出門上學如打仗?讓孩子輕鬆出門的方法!

作者
博士周碧潾博士

2022年10月10日

0 分鐘 閱讀時間

清早準備出門上學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都挺艱難的。

在學期間,全國各地的父母都在呼喊:週一到週五早上讓孩子出門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許多孩子在從一件事過渡到下一件事的時候有困難,但他們開學後,每個早上都需要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完成很多事情。

而且在父母用盡一切辦法幫孩子準備好出門上學之時,孩子們往往對時間的緊迫不以為然,弄得父母緊張又生氣。如家中有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父母的壓力往往更大。

患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或有行為問題的孩子,不太能集中注意力來記住他們需要完成的事情,有時他們甚至會拒絕完成他們需要完成的事請,例如如穿衣、睡覺、洗澡、刷牙或吃早餐。

抑鬱的孩子可能難以起床,而那些非常焦慮的孩子可能會拒絕做需要做的事情,因為他們試圖回避上學,甚至是希望逃避在學校內會發生的事情。

自閉症的孩子,早上可能堅持嚴格遵守他們的 “常規程序” 而令準備上學變得更加艱難。如果父母要求他靈活地完成要做的事,那可能會導致很多的衝突。

假如孩子早上離開家時沒有準備好上課的用品,例如沒有穿著合適的鞋子、運動裝備、沒有帶齊家庭作業或沒有吃早餐,這一切都可能會導致孩子在上課期間出現問題。

孩子拖拖拉拉,也會影響父母的時間表,導致上班遲到。

想要和孩子渡過美好的清晨、使家人有效率的出門?
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

1. 未雨綢繆

家長可以於前一晚先準備好部份需要的東西並與孩子討論早上需要做的事情。當沒有時間限制時,父母與孩子的頭腦都會較為清晰冷靜,可以真正瞭解如何以有效的方式完成工作。

年幼的孩子需要一個更明確的計劃,父母可以透過清單列出孩子需要完成的事項。

當留意到孩子成功完成了清單列出的事項時,請大大地表揚他!我們可以將任務分解為一個個小步驟,留意孩子能遵守及獨立完成這些小步驟的進度,從而鼓勵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如您的孩子比較大,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個計劃——包括一個清單,幫助孩子能確保每一步都完成。 當我們非常清楚我們需要採取哪些步驟,並且對於我們需要完成的事情有著一個大概的時間觀念,我們都會變得更有效率。

2.管理您的期望值

父母在一開始要分清什麼是孩子出門前 必須完成的事情以及 「錦上添花的步驟”。

例如,您認為必須完成的事項至少包括:

  • 孩子穿好校服
  • 吃完早餐
  • 刷好牙

若能順利的完成三個必要的任務,就請鼓勵孩子的進步,並讓孩子慢慢開始養成好習慣,這會讓之後的的早晨變得更輕鬆。

一旦基本步驟成為習慣,父母就可以專注於「錦上添花」的步驟,其中包括要求孩子整理自己的床鋪和整理自己的東西等事情。

3·利用視覺提示

視覺提示可能包括:時間表和目標行為的照片,例如兒童在水槽附近刷牙的照片。

特別是針對自閉症或患有多動症的年幼孩子,將所有目標行為都附上視覺提示,可以幫助孩子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便慢慢會開始能夠獨立完成這些目標行為。

對於發育正常的兒童和青少年,他們所需的視覺提示數量各不相同,有些孩子只需要父母口頭給出指示,然後他們就能夠記住並貫徹執行。某些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提醒或時間來養成這些習慣。

4.加以鼓勵獎賞

獎勵也是獲得 “美好清晨” 的關鍵。獎勵可以是短期的,可以是即時的享受,也可以是在完成整個項目後才能享受的特權。

年幼的孩子可以通過更明確的行為計劃和有意義的獎勵來激勵。例如:只要孩子能自發性起床、從吃一頓健康的早餐,迅速穿好衣服和刷牙,那麽他就可以從完成各個步驟中分別賺取一些積分,來化為當晚 30 分鐘的玩電子設備的時間。

5・保持心境平靜

爭吵會分散注意力,也會損害與孩子的關係,讓事情變得更糟,出門更慢。

當父母遇到難題並且感到暴躁時,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嘗試緩和局勢,例如:

  • 用冷靜的語氣說話
  • 明確表達自己的期望
  • 哪怕是很小的進步,都應該表揚孩子的努力,不要只關注孩子可能沒有做的事情
  • 專注於下一步
  • 讓孩子的將注意力放在短期以及長期獎勵上。

父母需要接受事情可能不會在短期內到達完美,但通過堅持使用這些行為策略,情況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6.尋求專業幫助

若孩子們難以起床,準備出門的情況已嚴重影響到家庭生活、或每天早上孩子都會因此尖叫吵鬧而發生衝突、或者孩子的這些行為已經影響到孩子或父母的心理健康,我們建議父母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透過親職培訓,父母可以學習使用更有效的教養策略;和孩子一起進,同時增進親子關係;孩子也可單獨學習情緒調節或執行功能的技巧。

我們的註冊心理學家、心理健康治療師、言語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提供的服務可能可以獲得某些保險計劃的報銷。請查看您的保險覆蓋範圍。我們可以為您提供有關治療的信函,以供保險用途。在您的第一次預約之前,請確認您是否需要家庭醫生或全科醫生的轉介信。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