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HD藥物之外:讓執行功能習慣「黏」起來
2025年10月03日
1 分鐘 閱讀時間
藥物對許多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來說是「改變人生」的重要工具,但它絕不是全部的答案。即使藥物有效,組織力、規劃力、時間管理和自我調節等執行功能的挑戰往往仍然存在。無論是兒童、青少年還是成年人,建立支持並強化執行功能的日常習慣,是長期成功與自信的關鍵。
理解ADHD中的執行功能
執行功能被稱為大腦的「管理系統」。它幫助我們計劃、排定優先級、記住指令、同時處理多項任務,以及調節情緒和行為。對於ADHD患者來說,這些能力往往發展不完全或表現不穩定,使日常生活顯得混亂甚至壓力重重。
藥物可以幫助注意力集中和控制衝動,但無法教會具體策略或習慣。因此,「習慣系統」就顯得特別重要。合適的日常習慣能讓混亂變有序,提升獨立性,降低壓力,這對ADHD患者及其家庭都非常有幫助。
讓習慣真正「黏」住的方法
1. 外化所有提醒
不要只依靠記憶。使用可視化行事曆、清單、鬧鐘、便利貼——任何可以把提醒「從大腦搬到現實」的工具。把提醒貼在醒目的地方:浴室鏡子、門口,或手機鬧鐘設定。
2. 拆解大任務
面對大任務容易感到無從下手。將其分解為具體的小步驟,例如「整理房間」可以拆成「撿起衣服」、「鋪好床鋪」、「收拾書本」等。每完成一項就打勾,獲得成就感。
3. 依附「錨點」建立新習慣
把新習慣和已有的日常活動連結(習慣疊加法)。如刷牙後準備第二天衣服;晚飯後收拾書包。新舊習慣結合,更容易堅持。
4. 前一天晚上做好準備
提前準備好衣服、書包、早餐等,早上會更從容,也能減少遺漏。
5. 善用計時器和鬧鐘
ADHD常有「時間感缺失」。用計時器或鬧鐘幫助管理過渡,避免一做就忘記時間。推薦番茄鐘法:專注25分鐘,休息5分鐘。
6. 肯定每個小進步
關注並鼓勵努力的過程,不只看最終結果。貼紙獎勵、擊掌或一句鼓勵的話,都能增強好習慣。
7. 持續調整、簡化步驟
沒有任何習慣一開始就完美。大膽嘗試,簡化細節,必要時調整。如果方法不奏效,是系統需要優化,不是你做不到。
家庭一起參與
對孩子和青少年来說,習慣最有效的方式是全家一起參與。讓孩子參與制定清單、整理空間。家長要以身作則,並保持現實且鼓勵的態度。
什麼時候尋求協助
如果習慣總是無法堅持,或家庭壓力很大,建議尋求ADHD教練、作業治療師或心理師的專業協助,量身訂做方法。
結語
ADHD確實讓執行功能的培養更難,但只要有合適的日常習慣,進步絕對可能。藥物之外,實用靈活的系統可以幫助ADHD患者在家庭、學校和生活中逐步自信成長——從每一個小而「黏」的好習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