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out in Motion WhatsApp

幫助焦慮的孩子順利返校:家長指南幫助焦慮的孩子順利返校:家長指南

作者
Dr. 周碧潾博士

2025年09月11日

1 分鐘 閱讀時間

返校季對許多孩子來說可能是一段令人興奮的時間,但對於那些容易感到焦慮的孩子來說,這可能帶來恐懼和不安。無論是對未知的恐懼、分離焦慮,還是對學業或社交挑戰的擔憂,返校可能成為壓力的重要來源。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扮演著重要角色,可以幫助孩子成功應對這一轉變。本文提供基於研究的實用策略,幫助家長緩解孩子與返校相關的焦慮,並提出可行的建議。


理解與學校相關的焦慮

焦慮是對壓力的一種正常且適應性的反應,但對某些孩子來說,它可能變得過度,並干擾他們的日常生活。根據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的數據,焦慮症是兒童中最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之一,影響了約7.1%的3至17歲兒童。與學校相關的焦慮可能以多種形式表現出來,例如身體不適(如胃痛、頭痛)、逃避行為、睡眠困難或情緒爆發。

2012年發表在《兒童精神病學與人類發展》(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學校相關的焦慮通常與完美主義、對失敗的恐懼以及難以應對過渡有關(Woodward & Fergusson, 2001)。了解這些觸發因素是幫助孩子的第一步。


1. 提前準備

緩解焦慮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前為孩子返校做好準備。逐步重新引入類似學校的日常作息可以減少變化帶來的衝擊,包括重新建立規律的睡眠時間、設定固定的用餐時間,以及創造一個結構化的日常安排。

發表在《睡眠醫學評論》(Sleep Medicine Reviews)上的研究強調了睡眠與焦慮之間的緊密聯繫,指出睡眠不足會加劇焦慮症狀(Alfano et al., 2009)。在返校前的幾週內,確保孩子有足夠的睡眠可以顯著改善他們應對壓力的能力。


2. 承認他們的感受

承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否認或忽視它們,對緩解焦慮至關重要。讓孩子知道,對返校感到緊張是正常的,並且有許多其他孩子也有相同的感受。一項發表在《兒童與家庭研究雜誌》(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的研究表明,那些感覺自己被家長傾聽和支持的孩子,其焦慮水平會更低(Ginsburg et al., 2009)。

鼓勵孩子表達他們的擔憂,並耐心傾聽而不加評判。使用諸如「我明白你對見到新老師感到緊張」或「感覺這樣是可以的」之類的話語,可以讓他們感到被支持,並減少情緒孤立感。


3. 提前參觀學校

熟悉的環境可以減少對未知的恐懼。在學年開始之前,帶孩子參觀學校,幫助他們重新熟悉環境。一起走過教室、走廊,並盡可能地見見老師。

2015年發表在《學校心理學季刊》(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的一項研究顯示,對學校環境的熟悉感可以通過增加孩子對環境的控制感和可預測性來減少焦慮(McLeod et al., 2015)。了解即將面對的環境可以幫助孩子感到更有準備和自信。


4. 逐步練習分離

對於年幼的孩子或那些經歷分離焦慮的孩子,逐步練習分離是有效的策略。可以從短時間的分離開始,然後逐漸延長,例如安排與朋友一起玩耍或與親戚共度時間。

《發展與心理病理學》(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上的研究表明,逐步接觸分離情境可以幫助孩子建立韌性,並隨著時間的推移減少焦慮(Kagan, 2013)。將這些分離與正向強化(如讚美或小獎勵)結合,能進一步增強他們的信心。


5. 教導放鬆技巧

為孩子提供管理焦慮的工具,可以讓他們更有能力獨立應對壓力。呼吸練習、正念和可視化技術都是有效的平靜心靈和身體的策略。

2016年發表在《正念》(Mindfulnes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基於正念的干預措施能顯著減少兒童和青少年的焦慮症狀(Zenner et al., 2014)。教孩子簡單的練習,例如深呼吸(如「吸氣4秒、屏住呼吸4秒、呼氣4秒」),或鼓勵他們在感到不安時想像一個平靜快樂的地方。


6. 專注於積極方面

重新框架孩子對學校的看法可能會帶來很大的不同。強調返校的有趣和令人期待的方面,例如見到朋友、學習新事物或參加課外活動。

發表在《行為研究與治療》(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上的研究發現,專注於積極體驗而不是消極因素,能幫助焦慮的孩子改善情緒(Hirshfeld-Becker et al., 2010)。幫助孩子找出他們喜歡的學校方面,並鼓勵他們期待這些經歷。


7. 以冷靜和自信為榜樣

孩子經常從父母身上學習。如果你對孩子返校感到焦慮或緊張,他們可能會模仿這些情緒。相反,如果你表現出冷靜和自信,孩子通常會感到更安心。

2018年發表在《育兒:科學與實踐》(Parenting: Science and Practice)上的研究發現,父母的焦慮可以直接影響孩子的焦慮水平(Aktar & Bögels, 2018)。練習管理自己的壓力,並在面對挑戰時展示解決問題的能力。


8. 與老師和學校工作人員合作

與老師和學校工作人員的開放溝通可以為管理孩子的焦慮提供寶貴的見解和支持。向孩子的老師分享具體的擔憂,並共同制定緩解過渡的計劃。

根據《學校心理健康》(School Mental Health)研究,家長與教育者之間的合作,能通過創造支持性和理解的環境改善焦慮孩子的結果(Domitrovich et al., 2010)。


結論

返校對於焦慮的孩子來說可能是一段挑戰的時期,但通過準備、理解和積極的策略,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減少壓力並順利過渡。通過建立日常作息、傾聽他們的感受、熟悉學校環境以及教授應對技巧,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克服擔憂,並以自信迎接新學年。

每個孩子的焦慮經驗都是獨特的,因此需要根據他們的具體需求調整策略。通過耐心、一致性和支持,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應對焦慮,並在課堂內外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 Alfano, C. A., et al. (2009). “Sleep in children with anxiety disorders.” Sleep Medicine Reviews.
  2. Ginsburg, G. S., et al. (2009).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factors and anxiety.”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3. McLeod, B. D., et al. (2015). “The role of predictability in reducing school anxiety.”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4. Kagan, J. (2013). “Temperament and anxiety in children.”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5. Zenner, C., et al. (2014).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in schools.” Mindfulness.
  6. Hirshfeld-Becker, D. R., et al. (2010).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for childhood anxiety.” 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
  7. Aktar, E., & Bögels, S. M. (2018). “Parental influence on child anxiety.” Parenting: Science and Practice.
  8. Domitrovich, C. E., et al. (2010). “Collabor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schools for mental health.” School Mental Health.

我們的註冊心理學家、心理健康治療師、言語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提供的服務可能可以獲得某些保險計劃的報銷。請查看您的保險覆蓋範圍。我們可以為您提供有關治療的信函,以供保險用途。在您的第一次預約之前,請確認您是否需要家庭醫生或全科醫生的轉介信。

聯絡我們